LATEST NEWS
7月3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正式发布了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电能质量管理员等19个新职业和汽配销售经理人等28个新工种信息,并调整变更了11个职业(工种)信息。
电能质量管理员的定义 从事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测试、监测、评估、治理以及管理电能质量设备,进行调试、维修、改造的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制定电能质量监测方案,安装、调试监测装置; 2、定期检验维护电能质量监测装置; 3、进行干扰源、敏感用户等接入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评估; 4、制定电能质量调控方案,配置、调试、改造调控和治理设备; 5、验收电能质量监测装置、调控及治理设备等; 6、发现、分析、处理电能质量指标异常事件; 7、发现、分析、处理监测装置、调控及治理设备缺陷和故障; 8、编制电能质量报告。 为什么需要电能质量管理员?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质量和安全对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至关重要。随着电力系统变革推进和电力敏感性用户,电力用户从“用上电”向“用好电”的诉求转变愈加明显,电能的高质量供应问题备受关注,电能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电能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电能质量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参数之一,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伴随“双碳”目标的推进,新型发电主体和用户用电特性发生了深刻变化,新能源发电、电气化铁路、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新型设备的出现,使得新型电力系统高比例新能源并网、高比例电力电子装置接入的“双高”特性,对电力系统电能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与此同时,半导体、信息技术等先进制造业对电能质量有较高的敏感度和治理需求,对特定区域、特定行业的高质量供电提出了较高要求。2023年国家发改委底颁布了《电能质量管理办法》(发改委第8号令),及此次电能质量管理员列入新职业,这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形势深度契合,也是产业变革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迫切需求,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电能质量管理员职业设立的意义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计划增设电能质量管理员这一新职业在促进就业、提升职业素质、推动行业发展以及响应国家战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促进就业 电能质量管理员作为新职业,将为广大求职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为劳动力市场带来新活力。同时,新职业的设立也将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电力质量管理领域,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是提升职业素质 电能质量管理员职业的设立,将促进专业技能和知识体系的标准化、系统化,引导从业人员通过专业化的培训和评价,提升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同时,新职业的公布有助于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归属感,更加认同自己的职业身份和价值。 三是推动专业发展 随着职业群体的成长,将促进电能质量控制技术、设备研发与标准制修订等方面的进步,推动专业管理与技术创新和完善,推动电能质量领域专业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四是响应国家发展战略 电能质量管理员的职业化,是对国家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积极响应,作为“绿色职业”之一,有助于培养一批专业人才,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提供人才保障。 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 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的定义 使用工具、量具、检测仪器及设备, 进行电化学、压缩空气、飞轮等储能单元或系统的数据采集、状态监测、运行维护及设备资料管理的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操作、监控储能电站运行设备; 2、巡视检查储能电站一次、二次及单元设备; 3、进行储能电站倒闸操作、功率调整; 4、定期维护并使用检测设备对储能电站箱、柜、屏等设备及安全工具、消防设备进行试验; 5、进行储能电站储能单元、一次、站用电交直流等设备异常及故障处理。